时间:2023-02-01 14:43:40 | 浏览:418
常德廖家嘴萧氏 明正统5年(1510)间,南京歉,该族始迁祖有襄公,字钝传,载米大赈七日,京民载德朝廷,赐爵不受,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板桥迁湘,开基于常德县五泉乡廖家嘴地方,后嗣一居麻河,一居牌楼,一居古堤。至1949年,已传22代,男女丁口共4000余,族人分布于常德五泉乡、仁道乡、上德乡、文甲乡及汉寿、桃源、龙山等县。宗祠、族校均设廖家嘴。1916年六修族谱,1933年七修。 常德南堰冲萧氏 始迁祖开广、开达兄弟,明成化间自江西吉水县迁湖南武陵前河下大南堰冲。1931年五修族谱。 常德仙源萧氏 始迁祖用贵公,明永乐间自南昌府丰城县迁常德府武陵县仙源。用贵子赞琏复迁邑之百度村。清同治11年(1872)、光绪30年(1904)纂有族谱。 汉寿萧氏 十一世前世次无徵,十一世时,派分为五大房。长房远开,明正德间自江西吉水县徙龙阳军山,旋再徙县城南。四房远显徙曹家坪。三房远铃徙潭明寺。二房远胜由江西迁开湖头。五房远吉随次兄居开湖头。清光绪2年(1876)纂有族谱。 桃源菖蒲垭萧氏 始迁祖学礼公,明末自江陵迁于桃源县北上七里村之菖蒲垭。至1948年,已传14代,全族人口约100余人,分布于温泉、高东等处。清光绪4年(1878)建宗祠于高家塝。族谱创修于1934年。曾与黄石、石门、白洋湖及花薮坪萧氏合宗。该族名人萧汝霖,陆军少将。 |
常德廖家嘴萧氏 明正统5年(1510)间,南京歉,该族始迁祖有襄公,字钝传,载米大赈七日,京民载德朝廷,赐爵不受,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板桥迁湘,开基于常德县五泉乡廖家嘴地方,后嗣一居麻河,一居牌楼,一居古堤。至1949年,已传22代,男女丁
常德江陂堰周氏 始迁祖尚礼公,明中叶自江西吉水县迁居常德江陂堰。现有子孙1000余人。常德周氏 始迁祖之毕公,明代自江西吉水县迁武陵县。清光绪32年(1906)三修族谱,堂号爱莲。安乡万食堰周氏 始迁祖详炽公,明初自江西吉水县迁安乡万
10月30日,在常德友阿国际广场兰蔻派样机前,不少市民在排队打卡,领取免费小样。红网时刻 记者 朱志姣 常德报道商业频出新招,新品牌扎堆入市,11月5日,兰蔻专柜将正式入驻常德友阿国际广场,11月26日,迪奥专柜也将揭开神秘“面纱”……随着
益阳萧氏 始祖祖应公,籍宝庆武冈州龙江乡人伦里,子二:益惠于清乾隆间迁居益邑;益乡则徙居宁乡下落桥松树堤,其长子公乐于乾嘉间迁居益邑,与益惠公后同居。派语:元受必恩,理义宗祖,益公连接,文香楚力,天保延长,永镇南湘。益阳八里萧氏 始祖安
桑植萧氏 始祖一菊公,字崇之,又字梓贵。宋嘉定年间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坵圳上梅子坡迁湘,开基于湖南武冈县横板桥。生九子一女,七郎江公由武冈迁居邵阳隆回,至十二代孙富坤公再迁安化,又递迁桃源、桑植、龙山等处。总祠在邵阳县城,桑植县设支祠
华容墨山、普贤岗萧氏 始迁祖渊公,字莲溪,江西庐陵人,宋进士,任岳州府军通判。绍兴2年(1132)与兄迁居岳郡十六都湖畔中都八咀(今属钱粮湖农场),约绍兴5年移居华容贾家圻(今岳阳县广兴区萧台村)。三世宣议、宣忠分东西两支。宣议为墨山支祖
溆浦萧家坪萧氏 始祖一菊公,宋绍兴2年(1132)由江西泰和县徙湖南。至华一,由武冈徙溆浦萧家坪。溆浦萧家湾萧氏 始迁祖汉六公,原籍新化,南宋时徙溆浦,居萧家湾。溆浦寨头萧氏 始迁祖文忠、文信兄弟,元时由宝庆徙溆浦寨头。溆浦麻溪萧氏
新化炉观石牛潭萧氏 始祖郁服公,字昭甫,号必富,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早禾市梅子坡圳上人,宋元丰5年(1082)进士,调望江令,擢监察御史,终蕲州令,生有七子:通澜、通清、通湘、通洁、通 、通滨、通淮。其中 、滨及淮之子国器于宋元丰2年(108
郴县泰和坊萧氏 始迁祖龙华公,明洪武23年(1390)自江西庐陵安平乡迁郴阳城南之泰和坊。1948年续修族谱。桂阳金三萧氏 始迁祖章公,明正德年间迁金三乡四都上富乐。桂阳深塘萧氏 自出祖致中公,原居江西吉安府鹅颈塘玉墨溪,宋建炎间迁居
常德花山进溪村吴氏 一世复公,字伯起,明朝开国功臣,谥威襄。明洪武年间由江南庐州府奉旨平蛮来楚,遂落业常德府武陵县花山进溪村。单传至七世昂公,始生三子:经、纬、维。经、纬世居常德前河、后河,维公子衮于明末迁居桃源。清乾隆55年(1790)
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,南齐、南梁、西梁三朝的国姓,是辽朝的后族姓氏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99位,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,人口约936万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59%。1977年12月20日,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
邵阳、祁阳萧氏 鼻祖鼎公,居江西泰和县,传四世至一菊公,携九子一女迁武攸,第五子汉公,又生十子,其中少汉八郎生应寿、应登、应星。应寿居邵阳黄粟山,应登居邵阳兔子陂,应星居祁阳白望陂拔茅冲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始修族谱,嘉庆三年(17
醴陵梅筱境萧氏 始迁祖千三公。至1948年,全族人口1000人。醴陵峡上萧氏 始迁祖添德公,明洪武末年自江西泰和迁此。族人分布于东塘、高沙、三门。至1948年,全族人口100人。醴陵蔡家坊萧氏 始迁祖君山公,明洪武初年自安徽婺源迁此。
衡山乌塘萧氏 始迁祖冠南公,讳祖兴,字振甫,明洪武元年(1368)由江西庐陵县篁谷村迁湖南衡山,开基于高水乡第八保(旧称乌塘),以原定基于乌塘,故称乌塘萧氏。至1949年,已传26代,男女丁口约计4769人,族人分布于南岳石矶岭、夏浦、寒
长沙学士桥、石江塘萧氏 始迁祖庆二公,明洪武22年(1389)由江西庐陵白马庙始迁长沙北门及明道河西临湘都一带,再迁居长沙东乡石江塘、学士桥两处。至1949年,已传23代,男女丁口7069人,族人多居东乡学士桥、石江塘及长沙东乡麻林桥、荡